模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,是把学校当企业、校区当厂区,将学校相关领域的工作转化为公司制的运作模式,在仿真运作中嵌套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特有的组织文化。学生无须走出校园就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。
在高职教育中,我校最早借鉴德国“模拟公司”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形式,通过搭建 “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模拟或真实公司制平台”全方位培育学生的职业素质。学生入学即步入“职场”,以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,适应企业文化管理模式,塑造职业灵魂、涵养职业情怀、锤炼职业技能,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熟悉期和毕业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期。
从2007年景观生态环境学院成立“卓越集团公司”以来,各二级学院纷纷成立了自己的“集团公司”,构建了专业化、特色化、个性化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体系,培养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素质。
在公司制平台里,同学关系成了“同事”关系,往日的班长成了“执行经理”,同学成了“公司员工”,教室成为公司场所,作业就是产品,班级与班级之间成为公司间的竞争关系,学生的日常表现成了考核“公司”经济效益的指标。
|